vBulletin analytics

唯一走遍墨脱全境的解放军师级指挥员——独家专访原林芝军分区政委罗际明

        罗际明,男,湖南临武人,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和国防大学基本系.长期在西南边疆部队服役,参加过援老抗美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等多项重大军事行动,荣立战功.曾经担任墨脱所在的西藏林芝军分区政委六年。转业后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

 

如果问谁是墨脱最可爱的人,那除了当地百姓以外,肯定就是驻守墨脱的边防军指战员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写过一首情诗——“压根没见最好,也省得情思萦绕。原来不熟也好,就不会这般神魂颠倒。”而如今,这首情诗却很准确地表达了那些在墨脱生活工作过的官兵对于墨脱的感情,所以,当上周中国户外网记者刚通过电子邮件给罗际明政委发去关于墨脱的采访申请时,远在外地出差的他就立即回信,约定本周回上海后马上和我们见面,我想,这就是一个热爱墨脱,对当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最真实的表现,也让我们开始确信,他所代表的千千万万官兵指战员,可能就是墨脱“最可爱的人”。

 

l        刚一看《墨脱军人竞风流》就来到了墨脱

 

说起罗际明是怎么来到墨脱的,其中还有一段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故事。93年,我国云南边境局势趋缓,参加过边境作战并时任云南第十四集团军四十一师政治部主任的罗际明在一次大军区内部干部的调整调动中,来到了当时任务更紧迫的祖国边陲重地西藏。接到去西藏的通知,自己和在云南的家人就心想:离开云南的深山老林来到更加艰苦的西藏,不知道会去带领哪支队伍呢?在云南部队待命的那几天,罗际明正巧读到了《解放军报》一篇名为《墨脱军人竞风流》的长篇通讯,那篇通讯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详实全面的记录了作为西藏边防最前沿、全国最后一个没有通公路的县所在边防军的艰苦条件,罗际明当时就被震撼了,心想,自己在云南时多么艰苦的地方都去过,没想到在西藏还有这等更艰苦的地方……说时迟那时快,刚看完那篇通讯没几天,军委的命令到达,罗际明恰恰就被安排到墨脱所在的林芝军分区主持工作,说起那种巧合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罗政委在采访中半开玩笑的说,那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

 

l        初识墨脱——石头路上跳舞、蚂蝗窟里探路

 

933月,接到任命后的罗际明来到林芝履职,由于高原反应他吃饭睡眠都不好,在一年后成都的例行体检中就被查出左右两个心房同时扩大,不了解情况的医生说:“这是搞剧烈运动造成的,以后不要再打篮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跑步和爬山了。”医生并不知道罗际明来到林芝后不久,就开始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正师级干部徒步穿越墨脱、走访每一个边防点的行动。而墨脱的力量,也是在这次行程中让罗际明第一次见识到。

 

 

多雄拉雪山是罗际明要徒步进入墨脱的第一个挑战,说他对困难准备不足那是假的,在到达林芝地区后他就知道墨脱一年中有七个月会因大雪封山无法进入,如果有人在墨脱生大病只能通过密码电台与外界联络,让外面的医生在电台上了解病症做出诊断然后进行自救,那里连电话都没通。在开山的4个月,也必须翻过雪山走过无穷无尽的险峻山路进墨脱,因为根本没有路可以开车,军民一年内所需的物资都要在开山的4个月靠人背马驮进去。但当时罗际明依然坚持要去,他说只有亲身去过了那里,才能做好工作。

 

他回忆,937月的一个清晨,他们开始了徒步进墨脱第一天的征程——翻越多雄拉。当时四十多岁的罗际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上午爬了几小时后就发现每迈一步都是那样的艰难,他说那里的高海拔缺氧环境,是他以前在云南翻山越岭时所没有经历过的,自己都觉得可能爬不上去了。而那时他们也处在危险之中。多雄拉雪山的山头每到中午过后就会刮起黑头风,狂风呼啸乱石横飞,如果中午前不能翻过山头,就很有可能会发生意外,罗际明说最终可能还是因为第一天体力比较充沛,加上军人们的毅力让他们终于按时翻过了多雄拉山头,可谓有惊无险。之后从多雄拉下山的路则更让他印象深刻,“我们下山时走在雪水冲刷过的大石头上,踩了这块石头就要瞄准那块石头,像跳舞一样一块块石头跳下去的!”说起那样的景象让他至今想来后怕!

 

经过一整天体力透支的雪山翻越,加上第二第三天又走山路,罗际明后来已经很难再走了,幸好队伍里的战士找来了一匹马让罗政委在比较开阔的路段可以骑一下,这才让罗政委后来慢慢缓过来。此后他们又经过了达木山(蚂蝗山)、金珠山等地,历时30多天终于走通墨脱全境,走遍了每一个边防执勤点,罗际明也成为了第一位造访过墨脱所有边防点的正师级干部,在此我们再一次次向罗政委致敬。

 

谈及这次穿越路上罗政委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座蚂蝗像蚂蚁一样多的蚂蝗山,所以当他到了蚂蝗山那头的格当兵营,罗际明留着眼泪对全体官兵做报告,高度赞扬官兵的奉献精神,说大家只要在这里坚守,五星红旗就能在这里飘扬,就是对祖国最实际的贡献,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大家服务。会场上的全体官兵无不动容,都深情地留下了男儿泪。

 

l         “最可爱的人”遇见“最可爱的百姓”

 

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人性的光辉总能让人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次艰苦卓绝的视察工作也在遇见许许多多可爱的百姓后变得富于人情味,罗际明回忆说,我们有一个战士的帽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后来被一个门巴族的小伙子捡到,第二天他跑了几十里路送到队伍来,说战士掉的帽子给你们送来。可以说,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墨脱,那顶帽子是件不错的宝贝了,但小伙子不要,特地送到部队里来。

 

“还有村民砍下当地民贵的竹子烧成拐弯的手杖送给我,让我走山路用,所以说老百姓对部队还是很有感情的”,说起这些罗际明依然充满了感动和欣慰,“我到百姓家里去住,他们也都很热情,当场做青稞酒给我喝,让我暖身子。”笔者认为或许就是为了这些“最可爱的百姓”,才让许许多多战士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长期坚持下去。

 

 

罗际明介绍,除了墨脱几个大的军营,在绵延千里的边防线上分布着一些小的兵站和执勤点,每个点一般只有两三个战士驻守,而这两三个战士一守就是两三年,“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成了这些与世隔绝的战友们唯一的选择,对他们来说,长期的孤独和物资的匮乏始终都是无法言说的痛。

 

 

兵站不仅担负边防的军事任务,还要为偶尔路过此地的军人百姓服务,然而他们自身的艰难条件很难让人们相信他们还要为别人服务,罗际明清楚的记得一个叫“提琴”的地方,虽然那里有着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但那晚他们就住在一个马棚里,睡在圆木上,十几个人盖三条被子,有个哨所连喝水也要从几公里外的山下挑来。而兵站的战士在那一呆就要两三年,写信和等信成了“孤岛”上的他们唯一的心理寄托。罗际明有些难过的说,因为当时进墨脱实在太难,很多信都是过了一两年才送到偏远兵站的战士手里,他们只能反复读着几年前的信再等下一次的来信。

 

l        一生难以弥补的遗憾

 

有了这次深入实地的感受,罗际明在此后的工作中,一直把改善战士们的生活放在心上。在林芝军分区工作的整整六年,他只离开过当地几次去外地学习或办事,有一次,为了帮一位战士买到少有的52码鞋,作为军区政委的他跑遍了成都所有大大小小的鞋厂才定制到几双,亲自带回部队送到这名战士手里。

 

 

由于各项繁重的工作和军务,六年里罗际明没有时间去看望过父母和爱人,每年的春节也是在军营里度过,爱人觉得十分难过,有一年春节便冒着原本就有心脏病的危险来到林芝军区。谁知道就是这次探望,差点要了爱人的命,高原反应让罗政委爱人一下子受不了,晚上突然意识不清开始交代后事,准备永远留在当地了,当夜,罗政委赶忙送爱人送去医院,经过确认是肺气肿,医生说再晚半小时到医院就不行了,这年的春节罗际明就在医院陪护中度过,回内地后爱人的心脏病也加重了,家里住二楼都爬不上去。至此,罗际明再也不肯让家人来了,也就是因为这样,他再也没能见到自己的父亲。

97年,罗际明的父亲病重,由于当时达赖集团蠢蠢欲动,局势十分不稳,罗际明放不下工作,亲自督促维稳工作,所以直到父亲去世一个多月后,才回到了家中,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说起这些罗际明的眼眶也开始泛红,觉得自己欠家里人很多感情债,但是又以军人的高度责任感告诉我们边境问题无小事,民族问题无小事,自己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l        相见时难别亦难

 

 

比起第一次进墨脱时的艰难,罗际明回忆起2000年自己要离开西藏离开战友时,

感受更加艰难,他满怀感情地发了一封很长的电报给墨脱的全体官兵,感谢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为祖国边防作出的贡献,他告诉战友,自己无论今后到了哪工作,心都和大家连在一块。电报很快传到了每一个战士的手中,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大家经不住都深深的感动了。

 

罗际明告诉我们,由于当年走墨脱路途艰难,脚趾受力过大,很多人脚指甲都黑了脱落了,他也是过了很久才长出新的,于是回来后他就在自己穿的防蚂蝗的大布袜子上写了一句话:“走趟墨脱路,能吃天下苦。”,说到了墨脱,感觉心灵就会得到净化,自然而然的净化,个人的种种在墨脱的环境下真的不值得再去想。笔者认为,这也是每一个到过墨脱,为祖国边防事业作出过贡献的人所共同拥有的感受。

 

 

引用很多驴友在穿越美丽墨脱后的一句感受:虽然眼睛在天堂,但是身体在地域。笔者谨代表中国户外网向罗际明政委以及正在或曾经驻守过墨脱的边防官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是墨脱“最可爱的人”!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中国户外网 重庆市网通 网友
2012-07-16 23:10:42
罗政委是一个好领导。墨脱之行写得太略了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