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中美联合救援队爱德嘉峰大搜救全记录

6月3日,传来3名美国登山队员在攀登爱德嘉峰失踪的消息。一场为期10天的大规模中美联合登山搜救行动立即展开。  

四川省体育局成立了人道搜救领导小组,每天至少召开一次中美两国人员协调会。在每一次会议开始和结束的时候,美国驻成都领事都会一再为中方在搜救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深深感谢,“至少说了10多次”。  

6月11日,毛德华再次和40多名民工上山了,他们要去搬运两名遇难者的遗体和大本营的物资。  

两名美国小伙子再也不会回来了。6月13日下午,经他们的亲属授权,两具遗体在康定火化。14日,骨灰运抵成都,然后是北京、洛杉矶,沿着来路,重返故土……   

“嗨!毛先生!”恍惚中,那个老是叫不出自己全名,却总是一脸阳光的美国小伙子朝着自己走过来。他吹着口哨,递过来一颗黑色巧克力,自己赶紧伸手去接,一刹那间对方却不见了……   

“卡伯!卡伯!”6月12日上午10点,46岁的毛德华再一次被这样的梦境惊醒。11日下午5点,他和10多个同乡一起将两个美国登山队员的遗体送到殡葬车后,回到家里,瘫在了床上。  

10多天来,他记不得自己多少次梦见了同样的场景。但无论怎样魂牵梦萦,两名美国小伙子再也不会回来了。6月13日下午,经他们的亲属授权,两具遗体在康定火化。14日,骨灰运抵成都,然后是北京、洛杉矶,沿着来路,重返故土。  

这一程,他们走得太远。5月20日,3人(其中一人至今没有下落)离开了大本营后,就再没了消息。之后不久,一场惊动中美两国的大规模营救行动开始了。  

三个人、三批人、一千人  

“为了搜救3名登山队员,我们共出动了三批共计近1000人,100多台车次,同时为参与搜救的民工每人买了保额为30万的保险。”搜救队负责人说。  

6月3日上午11点,成都市新南路亚华大厦5楼,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林黎收到四川大地探险有限公司发来的一份传真:  

“5月1日至5月28日期间,3名美国登山队员在甘孜州海螺沟景区的燕子沟内攀登海拔6618米的爱德嘉峰。直到他们原定的保留时间——6月2日晚22点,依然无任何消息。经与3人在美国国内的队友商讨,认为可能有意外发生。恳请省登山协会启动救援行动。”   

10分钟后,这份传真被转发到中国登山协会、省体育局、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甘孜州体育局。  

1小时后,四川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应急预案启动,救援工作小组成立。  

6月4日上午9点半,李宗利、郭杰两名山地救援队员以及四川大地探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跃3人,驱车直奔海螺沟。5日一大早,3人在当地高山向导毛德华的带领下,徒步向海拔3400米的大本营进发。  

一个多月前的5月1日,正是毛德华将4名美国登山队员带进了燕子沟,随后又在5月6日和32位民工一起将他们送到了大本营,其间一名美国队员放弃登山回国了。此后毛德华还多次为他们送去给养,直到5月19日还送去了几十斤蔬菜,并约定5月28日再找民工去接他们下山。  

“磨西。威士忌!”临别的时候,毛德华还热情地邀请3个队员下山后一起到磨西镇喝酒。但此前一向开朗的3个队员却意外地拒绝了他的邀请:“No!”毛德华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们“脸上一点笑都没有”。  

记忆中,3名美国队员是开朗外向的。尽管山路艰险,但一遇到稍微平坦的地方,几个小伙子都会摇摆起身体,嘴里还唱歌,把他逗得哈哈大笑。  

6月5日上午,甘孜州贡嘎山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组织搜救队,前往出事地点进行搜索。当天下午5点,搜救队赶到了燕子沟内,因突然下起了大雨,整个山间天地一片混沌,队伍只好撤离。  

这一夜,山上山下,第一批专业搜救队和当地自发组织的搜救队难以入睡,3名美国队员的安危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6日一早,山上由李宗利、郭杰两名专业搜救队员开始从大本营出发,冒着零下10多度的严寒进发;山下,当地组织的搜救队从磨西镇出发,赶赴大本营。当天上午9点整,在海拔4000米处发现一名登山遇难者的遗体。现场判断是,他们很可能遭遇了雪崩。  

消息很快传开。当天上午,省领导作出批示并作出部署,要求抓紧搜救及做好各项有关工作。省体育局迅速成立失踪美国登山队员人道搜救领导小组。  

紧接着,由中国登山队副队长次落和中国登山队教练李富庆组成的第二批搜救队员,乘飞机赶赴成都。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及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也随即抵达成都,指导救援工作。次日凌晨1点半,在省登山协会正、副秘书长林黎和刘峰的带领下,第二批救援队抵达磨西镇新兴乡。  

10个小时后,由中国登山协会派出的第三批救援队一行3人严冬冬、周鹏、黄忠贵到达成都,并随即和两名美国高山救援专家赶赴磨西。  

短短3天内,3支搜救队齐聚海螺沟。“绝对是群英荟萃。”林黎介绍,参与搜救的10多名队员,全是国内登山界的一流高手。  

非专业队员和民间负责保障后勤的队伍也在迅速跟进。7日上午,5名来自泸定县移动公司的员工带着发电机,赶到了燕子沟内的天药水坪,开通了当地的移动基站,保障通讯。此外,医疗、公安、旅游等部门都开始了行动。  

8日上午10:23,由次落、李富庆等组成的第二批搜救队在海拔4006米处,发现了第二具遗体。  

救援力量还在继续赶来。6月9日凌晨1时,美国两名雪崩专家抵达成都,并连夜乘车赶赴磨西。9日下午,王勇峰一行7人,其中中方3名搜救队员、美方4名搜救队员,到达大本营。  

此后两天,由于山上一直大雨和小型雪崩不断,导致搜救根本无法展开。鉴于此,6月10日,经过中美两国搜救队联合商议后决定,对第3名失踪者的搜救暂告一段落,待气候条件成熟后再择机进行。  

6月11日,毛德华再次和40多名民工上山了,他们要去搬运两名遇难者的遗体和大本营的物资。天公终于作美了,在整个搬运过程中,一直平安无事。下午5:10,殡葬车载着两名队员的遗体离开,全体队员和村民肃立道路两边,目送他们远去。  

能力之外,责任之内  

美国队员攀登的爱德嘉峰东南壁,至今还没有人类成功登顶的记录。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雪崩和滚石的声音。  

回到成都后,现年30岁的李宗利最先做的,就是带上自己的未婚妻,一起去民政局完成了结婚登记。6月6日,本是李宗利和未婚妻原定的结婚登记日,但就在3日下午,他接到了紧急通知,次日一大早赶赴海螺沟参与搜救。  

李宗利是四川省登山协会内的专业登山教练,曾经参加过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的首届高级登山人才培训班,也攀登过骆驼峰、玉珠峰以及博格达峰等数十座高难度山峰。  

尽管如此,面对即将前往的爱德嘉峰,他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这是因为,它的东南壁至今没有人类成功登顶的记录,这意味着没有关于这座山峰的气象、地质、行进线路等任何资料,这对于登山队员是极大的挑战。要在面积几百平方公里的险恶山地里去搜寻3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5日中午,李宗利3人抵达了大本营所在地,随即开始搜救,但是老天并没有给他们机会。下午5点,山间便开始下起了暴雨,几分钟内,天地之间便漆黑一片,任何设备在此都派不上用场,只能停下来。  

“地形复杂是更大的挑战。”李宗利说,现实的情况超越了想像,整个山势坡度几乎都在70度以上,处处乱石覆盖,一遇到下雨,石头便和着山洪一起冲下来,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雪崩和滚石的声音。  

“说实在话,攀登这座山峰,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李宗利坦言。但开弓没有回头箭。6日上午,天气稍微好转,两人又出发了。由于不知道3名美国队员的行进路线,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毕竟大的登山原则是一致的。而搜救的目标,是攀登到海拔4600米处。他们此前了解到,在5月20日之前,3名队员曾在这一位置建立了一个ABC营地。  

真的很幸运。6日上午天气情况较好,用了两个多小时,两人就顺利攀登到了海拔4000米的位置。此时,整个山峰冰清玉洁,能见度超过千米。李宗利借助望远镜,发现了不远处的雪地里有一件黑色的物体,正是一具遇难者遗体。看看时间,正好9点,他赶紧拿起相机,给遗体照了相。  

“整个雪崩体至少有半座山峰那么多。”李宗利介绍,人如果遇到了雪崩,完全可能被埋在几十米以下,搜救带有很大的偶然性。1981年,8位日本登山队员同样是在燕子沟内失踪,其中只有一名队员的遗体在26年后被发现。  

之后,李宗利和随后赶到的第二批搜救队一起,参与了搜救,并在8日上午发现了第二个遇难者的遗体。“这只算是尽了我自己的一点力量。”李宗利说。  

“42阵容”与“46阵容”   

为给美方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中方先后派出了6名专业登山队员协助。  

6月11日下午7点,海螺沟长征大酒店,爱德嘉峰山难搜救工作总结暨新闻发布会临近结束,6名参与搜救的美国人在结束短暂发言后,一起齐刷刷地站起,向中国朋友拱手致意,一起用中文大声说:“谢谢!”   

6月6日下午,省体育局成立了人道搜救领导小组。从7日开始,领导小组每天至少召开一次中美两国人员的协调会。到10日下午,前后共开了7次协调会。林黎记得,在每一次会议开始和结束的时候,美国驻成都领事总会一再为中方在这次搜救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深深感谢,“至少说了10多次”。  

林黎表示,6月9日,当美国的4名搜救队员抵达大本营后,美方为了避免搜救中出现中方人员的伤亡,一定要他们来担负主要搜救任务,而只需中方提供保障,即组成“42阵容”。出于对美方的尊重,我方答应了这一条件,但是,实际上为了给美国方面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中方先后派出了6名专业登山队员协助他们,最终的阵容实际是“46阵容”。  

12日凌晨6时许,海拔4000米的爱德嘉峰冰原上,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隆重的悼念活动。两名遇难者的遗体紧紧地靠在一起,头朝着他们的目的地——海拔6618米的爱德嘉峰峰顶。8名中美搜救队员脱下防寒帽,庄严地伫立在死者两旁。  

中国登山搜救队员、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记者刘建首先念起献给爱德嘉神山的祭文。悼文还没有念诵完毕,中美搜救队员早已忍不住悲伤,相拥而泣。  

14日下午,在返回成都后,美国爱德嘉峰山难搜救队员执意前往四川省登山协会,送去一面锦旗:美中勇士患难与共,爱德嘉峰见证真情。  

一次次的感谢和拥抱之后,友谊的种子已经撒在了中美两国搜救队员心中。  

事件时间表  

4月23日,四川大地探险有限公司受美国爱德嘉峰登山队委托,向四川省登山协会递交登山探险申请。  

4月29日,4名美国登山队员来到磨西镇。  

5月1日,4名美国登山队员进入燕子沟内。  

5月6日,4名队员在32位民工的帮助下抵达海拔3400米处,建立起大本营。其中一人因为登山杖断裂放弃登山回国。  

5月7日,15日,3名队员在大本营周围进行登山训练。  

5月20日,3人从大本营出发,前往海拔6618米的爱德嘉峰。  

6月3日,省登山协会闻讯后,启动应急预案。  

6月6日,搜救队在爱德嘉峰旁一山沟冰原上,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  

6月8日,在海拔4006米的雪地中找到第二具美国登山者遗体。  

6月10日,经中美两国搜救队共同协商,鉴于天气原因,搜救工作暂告一段落。  

6月11日,两名遇难者遗体运抵康定县殡仪馆,在那里完成法医鉴定并得到亲属授权后火化。前线大本营完成撤营。  

6月13日 经美方家属授权,两名遇难者的遗体在康定火化。  

6月14日 6名美方搜救队成员安全返回成都。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