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山东烟台珍视旅游资源 理性开发品牌岛屿游

烟台给人的记忆,一如其已沿用50余年的老火车站,简陋质朴的黄色小楼总蒙着一层岁月的斑驳。无论居住者、眷恋者还是匆匆访客,在这座滨海之城嗅不到多少浪漫旖旎,却可以随意找到沁润于时光中的陈迹,无论是烟台城,还是城中人。

2009年8月16日,烟台新火车站在那栋黄色小楼旧址上正式启用了,这座有着巨大钢梁拱顶的庞然大物被人们称为“铁路鸟巢”,但烟台人更愿意视之为“城市之门”,透过这道门,他们渴望看到烟台的未来。

有人把新火车站那巨大的扇形建筑比作凤凰展翅,这是一种欲飞而未飞的姿态,其中蕴藉着这座城的焦灼与憋闷,这是一座久别荣耀的城市,她渴望自身的蜕变以及被承认,于是,在别人不知不觉间,她已开始蓄势。

黄金时代

新火车站被视为烟台的新地标,即使不坐火车,也有很多人愿意到这里来看一看,拍张照片。

与很多大兴土木的城市不同,尽管在30年间,烟台城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但可以被称为地标的建筑并不多见,这与烟台人质朴务实的性格有关——不求精细华丽,但求实惠耐用。以至于今天,外地人到烟台问有什么可逛的地方,当地人想想之后,回答大多与20年前一样——烟台山灯塔、海滨。

在北有大连、南有青岛,旁边还有威海这个小兄弟的背景下,近些年来,烟台留给世人的面貌特征是模糊不清的,这与20年前的烟台形成鲜明对比。

1984年,冰心在《忆烟台》中这样描绘这座城市:“我童年时代的烟台,70年前荒凉寂寞的烟台,已经从现代人们的眼中消逝了。今日的烟台是渤海东岸的一个四通八达的大港口,它朝气蓬勃、容光焕发地正忙着迎送五洲四海的客人。”

冰心眼中的烟台,是80年代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据当地人讲,在当年,“上海北京、哈尔滨、烟台”是人们对中国城市繁荣程度的排序。

那时的烟台人,可以见到很多内地人见不到的场面。已经49岁的尹国文是地道的烟台人,现任烟台市旅游局局长,他讲普通话不带烟台口音,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1984年,尹国文刚刚大学毕业,在市外事办工作,负责接待外宾。

“烟台作为沿海地级城市,在整个80年代是全国接待大型游轮最多的地方,比大连、青岛都要多。”尹国文回忆道,“我这辈子第一眼看到的游轮是宝珠号,终生难忘那一刻的震惊。宝珠号非常美丽、巨大、豪华,上面有五星级酒店,包括游泳池、健身房等设施,一应俱全。”

1984年到1989年,停靠烟台港的游轮极多,如豪华的宝珠号、公主号、金奥德赛号等。游轮乘客以美国人和欧洲人居多。那时刚改革开放不久,西方人都想看看神秘的中国,而在不多的观光城市里,烟台位列其中。

“那时候,每个月至少有三四艘游轮停靠烟台港。一年来50艘游轮是没问题的。”出租车司机刘德金回忆。从1980年开始,他在烟台港当了19年兵,至今都对当时烟台港的辉煌记忆深刻。

80年代的烟台,四大名产名震全国——北极星钟表、三环锁具、张裕葡萄酒、飞轮罐头。

“北极星为您报时!”上个世纪的《新闻联播》反映了北极星当时的地位。北极星钟表曾是烟台的支柱产业。

周恩来曾亲自写信给中共烟台市委督促恢复工业生产,重点就是北极星厂。那时候,宋庆龄向外国友人赠送的钟表全部来自烟台北极星。

80年代的很多中国人,为了娶媳妇或者置办嫁妆,会专门跑一趟烟台,就为买一个北极星钟表。

但现在,除了张裕集团还在加速发展,其他三大名产已经辉煌不再。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