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40岁的陈盆滨 从极限马拉松到“雪上马拉松”

资料图。

    奇迹会发生吗?

    没有人知道。

    2018年10月19日,一个精干的身影拎着行李到北京西五环的老山运动基地报道,这里曾经是自行车和击剑项目的训练区域,如今也是越野滑雪项目的大本营。

    以“极限马拉松冠军跑者”形象示人的陈盆滨,在接下来的三年,新的身份是“越野滑雪50公里项目运动员”,这也是他成名多年后,第一次跟“国家集训队”扯上关系。

陈盆滨在老山进行越野滑雪的陆地训练

    在老山运动员公寓楼,陈盆滨有一间单人宿舍,他每天早上7点起床,在运动员食堂吃一日三餐,上午陆地训练、下午体能训练,晚上会跟补习越野滑雪的知识,每周休息一天,这便是国家体制内运动员的简单生活。

    “感谢领导的照顾,其他很多人还都是两人间呢,”训练结束后,他坐在大堂里对懒熊体育朗声说道。由于常年进行户外运动,陈盆滨肤色偏黑,看上去很精干,额头上几道横纹透出几分年龄感。他从2015年开始刻意留着一个阿甘式的短发,身上穿着赞助商安踏的运动棉服,面对记者,人很谦和,没有“明星运动员”的架子,有问必答,表现真诚。

    “食堂配餐很好,荤素搭配得不错,比自己家里更会注意营养,”身为浙江人,他并不在意吃不到家乡菜,“作为运动员,满世界比赛,一定要学会不挑!”

    “我本身就很能吃苦。选择了,就要去适应。”

    40年前,“能吃苦”的陈盆滨出生在浙江台州市玉环县鸡山乡北山村的一个渔民家庭。鸡山乡是个海岛乡,从玉环县城要坐30分钟船才能抵达。村里人都靠打渔为生,14岁小学毕业之后,陈盆滨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17岁时,他随着渔船出海,途中遭遇风浪,船的马达坏了,七八个人在海里漂泊了两天两夜,淡水用完了,靠着喝海水撑到救援船的到来。

    因为这些的经历,他对如今不用考虑生死、温饱的生活很满意。

    “我们渔民没有任何想法,只能随缘。渔民的生活永远在大海里,永远不知道未来,因为大自然是非常可怕的,只能听天由命。我算比较幸运的,我也有朋友因为意外,葬身在大海里。”时过境迁,陈盆滨对懒熊体育聊到这个话题时,语序变得稍显混乱,声音也更低沉一些。

    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渔民来说,想脱离祖辈的生活实属不易,陈盆滨的方式非常独特——挑战吉尼斯。

    在镇上赢了一场俯卧撑比赛之后,陈盆滨在2001年借了叔叔200块钱做路费,去温州电视台参加《中国电视吉尼斯》。之后他做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比如穿着皮鞋跑马拉松,扛着150斤的沙包爬220个台阶,提着20公斤重的矿泉水绕周长240米的操场快走等,成了当地名人。他在2007年成为首个全国山地户外锦标赛的冠军,甚至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机会。

    2009年他自法国环勃朗峰挑战赛开始了全球征战,并从2010年6月的亚洲新疆戈壁场赛250公里极限马拉松开始,到2014年11月南极洲100公里极限马拉松结束,完成了七大洲极限马拉松的挑战,这一壮举一度上了电视新闻。

    不过,真正让他的名字传遍全国的,还是2015年的“挑战100”,他在100天里跑了100个马拉松。

    当时的陈盆滨,在经纪公司盛力世家的策划下,要尝试这样一个挑战吉尼斯纪录的行动,他们找到乐视体育进行全程的视频直播,安利纽崔莱与安踏成为了赞助商。这趟旅程从南到北贯穿中国,自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海心沙开始,至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五棵松体育馆结束。连续100天,陈盆滨每天都需要跑出42.195公里,一个全程马拉松的距离。

    “人要学会满足,才有幸福感,对不对?”

    2015年的4月,在海心沙,广州塔下,姚明为他践行,那一次的挑战带着“助力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旗帜,一路都被关注。

    开跑仅十天,陈盆滨身体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像身体浮肿,关节肿等,常喜——就是他如今在国家队的体能教练——作为体能康复师在第11天火线加入、紧急支援陈盆滨。随后的90天里,常喜给陈盆滨做康复治疗、营养补给,保障了活动的全程。“他很坚强,有几次脚指甲都磨没了,袜子脱来下,血肉模糊的;脚骨头已经有些变形了,但他依然还是坚持下来了,”常喜回忆着当时的情况,在他看来,连续100天,每天跑一个全马,容错率很低,毕竟只要停下一天,就是挑战失败。但是陈盆滨做到了,他对苦痛的承受能力要比常人强很多。

陈盆滨有一个“中国阿甘”的外号

    随着2015年“挑战100”成功,陈盆滨被捧到最高处,他为安踏拍摄的广告片,在CCTV-5播出,一时间风头无二,成为中国当时最知名的跑者。但在外界冠以“跑神”、“中国阿甘”等各种称号之后,他本人并没有飘飘然,反而更沉了下来。

    “我知道自己虽然成名了,但是跟很多人一样的普通人,我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比别人刻苦一点。你再成功,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你要对这个社会有更大的价值和责任感。”

    从自发训练的底层草根成长为明星,陈盆滨一路走来不易。2003年去上海参加铁人三项国际赛,他用的是一辆500块的自行车,听说其他选手的车要几万块,陈盆滨完全不敢想象。那一年,为筹集参赛经费,陈盆滨想到温州企业多,特意找了当地广告黄页一个个打电话找赞助商,完全没有成效。后来,因为亲朋好友的介绍,他遇到厨卫品牌苏泊尔,进了这家企业工作,同时得到了每年六位数的参赛经费,得以四处比赛。“我到现在还是苏泊尔的员工,他们每个月发我工资。特别感谢董事长苏显泽,不是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份恩情我也一直记得。”陈盆滨说。在比赛时,陈盆滨会特意在安踏之外加上一个苏泊尔的LOGO,那是他自己在淘宝找了商家做的。

    2015年完成“挑战100天”之后,陈盆滨感激经纪公司盛力世家这次成功的商业运作,也主动签了10年长约。

    “作为民间的选手,有机会为国家效力,很荣幸。”

    最近两年,除了训练和跑步之外,陈盆滨全心在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学习摄影,花了几十万买很多器材,为自己、父母及家人多拍照,希望留下一些生活的记录;另一件就是去学校推广跑步,他在玉环县联系体育局、教育局,去了很多乡镇的学校去教学生们什么是正确的跑步。“现在跑步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是迈开腿就跑起来,但这是不对的,它对于膝关节刺激很强,受伤几率大。从长远的角度,从学校传播,让孩子从最开始就知道正确的技术。”他是浙江省人大代表,希望从学校开始影响几代人接受正确、科学的训练。

    2017年,陈盆滨带着妻子、女儿在北京生活过大半年,为了方便每天去奥体公园跑步,他在大屯路租了房,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玉环老家。“北京资源多、城市大,但是压力也很大,我还是更喜欢在老家吧,”陈盆滨说,老家的山比较多,他每天一早去训练、跑山,中午回家吃饭,每周都要拉练一次七八十公里的长距离。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应酬,尽管过去游离于国家体制之外,却一直以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因为如此,在年过40岁之后,他还能在美国的G2G极限赛上赢下冠军,并且愿意步入“越野滑雪”这个完全陌生的赛道。尽管身为南方人,陈盆滨在成年之前并没有见过雪,更不会滑雪。

陈盆滨已经投入越野滑雪基础训练

  为备战2022年的冬奥会,原本基础薄弱的冰雪运动在今年开始了大规模的跨界人才选拔。由于越野滑雪50公里项目有“雪上马拉松”之称,明星选手陈盆滨在今年夏天被体育总局动员转项目。

    “没有太多犹豫,就决定了,”陈盆滨说。

    在此之前,陈盆滨除了参加比赛,更多的时间就是待在浙江台州市玉环县的家乡。七八年前,他在大麦屿镇盖了一座4层半的小楼,与父母、兄长一家就住在那里。两年前,他做了父亲,有了女儿一诺。不比赛的时候,他每天自己在家训练,户外跑步、在自己家的健身房里做体能训练。

    他在小镇上的生活很简单,没有应酬,所以很适应现在的运动员生活,会觉得现在因为有团队、更热闹一些。与陈盆滨在一起训练的有二三十位运动员,他们都很年轻,多半是“90后”、“00后”,40岁的陈盆滨从年龄来说更像是他们的长辈。

    因为越野滑雪在中国缺乏项目基础,国家队从芬兰找来了外教带队,整个项目都属于临时组建阶段,不少选手从长跑等项目转过来。在这个集训队里,外教会从各个环节考察运动员的潜能和适应力,几乎每天都有人离开。

    但陈盆滨是个例外。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却能在极限赛保持争冠能力,他所展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以及本身的名气都是被这个项目所看重的。

    作为“跨界”转项中的明星选手,陈盆滨还得到了一些“特权”:国家体育总局在11月中旬特派了他的老熟人、体能教练常喜,保障其训练,在每天的常规训练结束,常喜会指导他做全身的拉伸、放松。

    “常喜来了之后,身体放松得更好,拉伸得不错,一些做不到的动作,现在可以做到了,”陈盆滨说。

体能教练常喜(左二)陪陈盆滨训练

  原本是中国跆拳道国家队体能训练教练的常喜,在全面备战冬奥的大背景下,到美国亚特兰大针对冬季项目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体能知识进行了四个月的学习。不出意外,在未来的三年多,他会跟陈盆滨一起冲刺2022年的冬奥会参赛资格。

    “滨哥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毅力,意志品质强;薄弱的环节在于对项目不熟悉,年龄偏大,肌肉僵硬,关节不灵活。我们算了一下,只有1100多天了,挑战很大。”常喜对懒熊体育说道。

    “先学会了摔跤,再学会动作”

    在老山,一个普通的周六,上午进行完用滑轮工具的陆地训练,下午,完成体能训练的大课之后,常喜帮陈盆滨做拉伸和按摩。他们用筋膜球放松足底,泡沫滚轴拉伸腿部,再用按摩枪完成全身的放松。这些仪器是陈盆滨自己带来的,但用着并不顺手,“有了常喜,这些仪器就像是菜刀变成了宝刀。”陈盆滨说得很轻松。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他现在刚刚掌握滑雪陆地训练的要领,基本不会摔跤了。

    在陆地用滑轮工具开始训练,他一天得摔个六七摔跤。“要先学会了摔跤,再学会动作”,尽管陈盆滨感慨这个项目所需要的技术难度超过他的想象,但凭着一如既往的谦卑,陈盆滨的视角特别积极、正面,“对我们民间选手来说,我们训练并不科学,在国家队有这样正规的训练、团队的配合,饮食上的调理,整体都挺好的。”

    他希望参与的越野滑雪50公里项目,是冬奥会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项目。尽管叫“雪上马拉松”,但实际上,它跟马拉松乃至跑步有非常大的区别:

    首先,跑步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械,而越野滑雪需要借助雪板和雪杖。在滑雪的时候,运动员需要用身体力量,去控制器材取得最快的速度,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其次,它与跑步的发力点和技术的动作不一样。跑步更多是用髋关节乃至下肢的力量去跑,滑雪最主要的发力点在躯干核心的位置,其次是上肢,下肢力量所占的比重不大。对于跑步的人来讲,上肢力量、核心力量是一个比较大的缺陷。

今年9月刚赢得美国G2G越野赛冠军的陈盆滨希望在越野滑雪项目再次创造奇迹 '"

    但同时,越野滑雪50公里项目,需要非常强的心肺能力,与长距离的马拉松尤其是越野跑很类似。此外,越野跑与越野滑雪都在户外的路径上,上坡、下坡、高度与海拔都很类似。所以,世界上很多优秀的越野滑雪选手,会在夏季选择越野跑和变速跑去保持心肺能力。

    对于陈盆滨来说,他最大的挑战就是滑雪技术。越野滑雪50公里,是一个非常需要雪感和技巧积累的项目,考验长距离耐力,在这个项目,33-35岁是出成绩的黄金年龄段。从生理学角度来说, 40岁的陈盆滨不是最佳状态。但他要用意志力和不怕苦的精神,弥补年龄、技巧上的差距。

    这是一个仅有1100天的挑战。陈盆滨将在12月抵达芬兰沃卡蒂,中国越野滑雪的海外训练基地受训。在那里,他将第一次真正开始雪上训练。现在,陈盆滨首要的工作是学会滑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练好技术,随后在2020年开始为世界排名积分参加比赛、争取赢得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参赛资格。

    时间也并不多,“拼一把”是他的想法,“如果能站到冬奥会的赛场上,就是胜利!通过努力,也许又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懒熊体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