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泛户外入侵中国户外用品市场

 

对于户外运动产品来说,奥运会带来的或许不是直接的商机。但是它所吹来的暖风,足够滋润这片肥沃的土壤。如今,户外运动品牌中国的营销概念更加多元化,户外运动行业正在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寻求越来越贴近生活的突破。  

 

从专业化到大众化  

2007年亚洲户外用品展提供的数据显示,5年前我国户外运动服装和装备的销售总量只有1亿元人民币。而到了07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26亿元人民币。5年前全国只有400多家专业户外用品经销商和290多家专业户外用品店,去年已经发展到2125家和1500多家。目前在国内,户外运动产品的销售以商场专柜、大型品牌专卖店和独立户外专营店为主要渠道。它们有着各自的优势,商场拥有庞大的客流量,容易积聚像Columbia、The North Face、AIGLE、奥索卡、日高等国际品牌;而户外用品专营店显得更为专业,小到挂钩、旅行暖壶,大到帐篷、灶具都能实现一站式购物。  

大多数消费者眼里,户外运动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需要专业的装备、专业的指导,当然还有一定的门槛。  

一些专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每个月都要搞几次户外活动,去的肯定是山高林密真正意义上的户外。由于专业,因此消费心态也非常明确,他们经常结伴去一些专业户外用品店淘货。通常他们会使用TNF(The North Face)的帐篷、MTH(Mountain Hardwear)的冲锋衣、Gregory的背包等等,有时还会采购一些质优价廉的国产品牌。

这些实际上指出了户外用品在使用上的两个不同群体和方向:一类就是专业人士的“小户外玩家”,圈子相对窄,针对性强,产品的质量和种类要求较为专业,另一类则是将户外用品生活化的“大户外人士”,他们不把产品作为运动的专属,而是将产品融入个人日常生活,当然对产品的要求上自然也就相对简单。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的“大户外”市场近几年正呈直线上升趋势,“大户外”概念在中国所蕴藏的市场将会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泛户外休闲风入侵  

其实除了一小部分真正专业的“小户外”玩家,大多数的人们还是“大户外”的支持者,一项调查显示,现在国内人均占有率最高的户外用品是帐篷。也许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探险、远足,但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户外精神,以前在许多人的眼里,帐篷这种东西是搭在山上、放在野外,有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接触的东西”,而如今大家发现帐篷原来可以搭在自家的后院里,搭在草坪上,或者城市的公园里。正如桑温特户外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经理程占群说:“其实走出家门就是户外,户外再也不应该是登山、徒步、穿越的代名词。”从泛户外化到今年的休闲、时尚化,户外品牌正沿着传统体育路子发展的轨迹尽情地享受市场带来的机遇。户外品牌从专营店纷纷挤进商场,大家也惊奇地发现,柜台上不再是简单重复的冲锋衣,不再是色彩单一的功能化宣传,修身、印花、鲜艳的色彩、款式设计等都被融入了户外产品中,而生活化的口号也喊得越来越响亮。  

越来越多的户外品牌开始聘请专门的时尚设计师为品牌量身打造时尚化的产品,可以说户外圈的“泛户外化”如今正在提速迈向“休闲化”。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国外的一些知名的户外品牌除了在技术上做更多的文章,在款式与时尚上也期望吸引到更多的注意力。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产品上。“他们不做专业的登山装备,而是生产与之配套的帽子、围巾等。”北京的一位户外用品经销商介绍,这类产品并不需要很专业的装备,因为价格优势和款式时尚,也能卖得很好。就连一些国际顶级品牌现在也不得不放低姿态来争取中国市场的新消费者,它们不仅做非常专业的高科技产品业务,还大力抢占休闲服装类的市场,高科技面料的运用,加上时尚的款式和色彩搭配,给那些有参与户外运动意愿的消费者提供了多一种选择。  

在不同市场策略的分水岭下,户外运动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高端品牌意识过于浓烈的企业守住自己的高门槛做“小户外”;一类企业则敞开大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