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沧桑巨变:青海跨越谋发展

        青海新闻网讯 九十年岁月如歌,我们伟大的党带领全国各族群众风雨同舟砥砺前行,不断构筑着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新篇章;九十载沧桑巨变,在党旗的指引下,青藏高原的各族儿女卓然挺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谱写了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辉煌诗篇

  建党9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辉征程,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万众一心、艰苦创业。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坚持解放思想、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探索符合青海发展的特色经济路子,抢抓机遇谋发展,求实创新促和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全省生产总值仅1.23亿元,财政经济非常困难;农牧业发展缓慢,结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工业生产仅在西宁市有所谓的“八大工厂”等一些手工业小作坊。而到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为30年来的最高增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亿元,增长23.1%;财政支出达到743亿元,增长52.7%,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8.7亿元,增长33.5%,迈上一个大台阶;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长43.3%,藏区投资增长39.2%,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增长61.8%,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实施610个社会事业项目,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3元,分别增长9.16%和15.44%,为近年来最高增幅。

  “十一五”以来的五年,是青海省发展历程中的最好时期,时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全省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巨大危机,努力克服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在党旗的指引下,青海人民创造了昔日的辉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积极探索以“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路径的科学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力争在人均经济总量和城乡一体化等六个方面继续走在西部前列,从而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续写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看点】加快发展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3.1%,超规划目标3.1个百分点,跨过千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1350亿元,超规划目标450亿元,是2005年的2.48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0032元提高到24000元,超规划目标1386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累计完成投资3359亿元,是“十五”的2.37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5 %,突破双百大关,2010年达到205亿元,超规划目标83亿元,是2005年的3.24倍。

  【看点】完善基础发展条件得到新提升

  目前,全省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6.2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达到443公里,实现了省会到州府通二级、州府到县城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91%的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青藏铁路格拉段、兰青铁路增建二线、柴木铁路建成投运,新增铁路营运里程765公里,总营运里程达到1876公里。玉树机场建成通航,西宁曹家堡机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天然气涩宁兰复线、涩格复线和石油花格复线建成投运。拉西瓦、公伯峡、康扬、苏只等大中型水电站建成发电,太阳能、风能产业起步较快,全省新增发电装机480万千瓦,电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能力提高。建成了盘道水库等一批水源、灌区和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28万人、41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了一批城镇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西宁市、格尔木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建成了一批城乡信息通讯工程,实现了行政村电话全覆盖。

  【看点】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得到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不断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我省重新认识区域环境优势,立足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元的省情特点,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逐步强化品牌意识,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刀阔斧地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特色新型工业、特色农牧业、特色加工业、特色文化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949年,青海三次产业结构为农业居主导地位的“一三二”结构。60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推行农牧区土地草原承包经营,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改制,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在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的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健康发展。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1.0∶55.0∶34.0,与1949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6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49.3和20.2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趋于多元化,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0.7%,比2000年提高12.5个百分点;非公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8.3%;

  【亮点】农牧业:现代化模式初显

  正值蔬菜旺销季节,正在平安县高原现代农业园区温室里铲菜的农民戎进元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自从种上了细菜,这收入是一年好过一年呀!今年仅第一茬彩椒就卖了1.5万元。”如今在平安,像戎进元这样依靠种植蔬菜发家致富的农户已不在少数,亩均效益都在万元以上。

  牧民才仁多杰已经不再称自己是牧羊人:“我是青海天峻县梅陇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工人。”这位有着近40年放牧经验的“现代畜牧业产业工人”,每天从现代化的畜棚里赶出他的360只优选品种的藏系羊,在合作社广阔的牧场上悠闲放牧。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营是对千百年来藏区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一种彻底变革。在保证牧民承包草场不变的前提下,合作社集中了生产资料,适应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实现了集体规模化生产。

  去年,全省实现农牧业增加值111.7亿元,跨过百亿大关,年均增幅11.32%,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2005年增长73.6%,农牧业累计投资335.98亿元……不断夯实农牧业基础地位,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重要任务,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发展之路,着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设施农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促进了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农畜产品自给能力大幅提升。粮食连续三年突破百万吨大关,蔬菜总产比2005年增长1.3倍;设施农牧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农牧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2005年增长73.6%;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基本确立,草地保护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从2008年开始,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2010年将示范范围扩大到全省六州30个县的30个村,并取得显著成效;农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全社会农牧业累计投资335.98亿元,促进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化升级。

  【亮点】工业:循环经济唱主角

  “"100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青海100万吨钾肥项目"的延续,建成后将在柴达木盆地形成一个产品完备的基础盐湖化工体系。”青海盐湖集团负责人描述了这样一幅工业循环经济的新蓝图。

  我省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依托“聚宝盆”柴达木地区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资源型特色工业体系,在柴达木盆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企业内循环生产、产业间循环组合和资源间循环利用为核心的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同时,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入和实践,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资源开发逐步由“量变”向“质变”转变。

  在盐湖钾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了镁、锂、锶、硼等资源综合开发相结合的盐化工产业链;将水电资源开发与有色、冶炼工业相结合形成了高耗能工业产业链;在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同时,形成了油气开发和油气化工产业链。同时,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

  近几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冶金和有色金属、特色生物、新能源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初见成效。纯碱、氯化钙、碳酸锂、高纯镁砂、硫化碱、焦炭、甲醇产品形成规模,盐湖资源综合利用、ADC发泡剂配套联二脲、金属镁一体化、炼油扩建、粗铅冶炼、铁矿采选、煤炭开发、太阳能光伏电站等一批支撑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实施或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产能大幅上升。至“十一五”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入驻企业348户,较“十五”末增加15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户,并先后引进了中航集团、中农集团、中盐集团、加多宝集团、浙江海虹、西部镁业、五彩矿业等一批大企业落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积极谋划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和工艺先进的特色工业项目,大力推进资源间循环利用、产业间循环组合、企业内循环生产,余热发电、粉尘回收、废气(渣)利用等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初步构建起具有青海特色的资源精深加工和产业循环发展体系。以循环经济为引领,在发展特色工业方面,我省立足实际,加快了特色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逐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亮点】旅游业:打造品牌迎春天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听到这熟悉而悠扬的旋律,许多人都会想起“西部歌王”王洛宾。慕名来到青海的外地游客不再紧紧局限于青海湖和塔尔寺等王牌景区了,他们在对青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很可能会选择在六、七月份沿“环湖赛”的线路进行深度旅游等。加快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大美青海”的魅力正一点一点地展现在国内外游客的面前。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实施生态立省和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的重要决策,青海迎来了旅游业新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全省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了旅游行业管理,通过精心打造“大美青海”、“青藏高原”、“夏都西宁”等旅游品牌,使旅游业迈出了新的步伐,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到2010年底,全省星级宾馆达到122家,客房数11294间,床位数21415张;各类旅行社总数达到201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73万人。201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226.2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92.5%,年均增长14.0%;旅游总收入71.0亿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3%。

  紧紧围绕“生态立省”、“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战略部署,把“打造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作为全省旅游的战略目标,创新思路,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特色发展之路。全省旅游完成建设投资金额72.82亿元,根据我省旅游资源特色,围绕“一圈三线”,整合规划旅游资源和产品线路,推出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产品,旅游产品体系多元发展。并且,通过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攀岩赛、抢渡黄河挑战赛、摄影节、诗歌节、水与生命音乐会、郁金香节、青洽会、藏毯展会、清食展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文化赛事活动,加大在省内外的旅游宣传力度。同时,借助各种旅游交易会在国内外重点城市宣传大美青海,采取政府搭建平台,促成旅游企业市场对接等举措,扩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大美青海”深入人心。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