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北京新规出台 滑雪规范发展迎来新契机

    近日,北京市质监局召开地方标准发布会,新修订的《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 滑雪场所》(以下简称:《规范》)地方标准对外发布,将于今年12月1日实施。此前,北京曾在2012年5月发布过《滑雪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相比2012年的文件,此次《规范》对滑雪者佩戴头盔、滑雪场各级别滑雪道比例等都作出了新的补充。

资料图

    新标准对滑雪场所的各项措施还做了明确规定,并做了细化,如对滑雪人数实行监控,对入场滑雪人数进行统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取限制措施,还要求建立滑雪道分级管理制度,对初学者进入高级滑雪道予以限制,并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同时,对滑雪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在能见度低、天气恶劣及遭遇突发事件时及时关闭部分或全部索道与雪道等应急措施也作了细化。

    产业发展粗放 新规实施利大于弊

    据了解,滑雪作为一项大众运动从本世纪初才开始进入中国,中国滑雪场的产业化运营思路也都是从欧洲、加拿大等国借鉴而来,由于运营理念的差异和管理不规范,在某些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尽管我国滑雪产业的门槛低,管理粗放,缺少监管和行业规范,但近几年国内滑雪场的数量却大幅增长。根据相关部门2016年2月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我国滑雪场的数量已从1996年的11家增加至2015年的568家(包括9家室内滑雪馆),增长势头强劲,国内滑雪场数量在五年内增长了110%,同时滑雪人次相比五年前增长98.4%,达到1250万人次。

    对于此次北京发布新《规范》,中研普华研究员揭小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标准是参考了国内外许多滑雪场成功运营的实践经验,为产业的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产业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有助于产业获得长期的市场成功,并使各类产业在质量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有助于提升管理绩效并指导产业进行规划和学习。”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滑雪人次首次突破千万,但参与滑雪运动的人仅占总人口的0.4%,而发达国家的滑雪转化率为10%-15%,若以发达国家的滑雪转化率计算,未来我国滑雪人次将破亿。另据相关部门发布的《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滑雪人次为1510万次,比2015年增加260万次,其中滑雪人数为1133万,人年均不到两次。

    由此看出,中国滑雪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滑雪人次与滑雪场都正在迅速增长,但大部分的滑雪场都是面对初学者。且绝大多数滑雪场的环境和配备设施落后,基础设施有限,且服务质量和安全标准多不达标,缺少滑雪爱好者追求的安全、具有挑战性的高端滑雪道。

    据统计,2015年,有超过100万的中国游客选择出国滑雪,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雪场。对于国内雪场,一位蒋姓滑雪爱好者告诉记者:“国内的滑雪场赛道不专业,滑雪设施比较差,雪场的管理也不完善。譬如有人不穿戴滑雪设备就直接进入,还有好多人逆行、横穿滑道,有些人滑倒了,甚至就直接坐在赛道上休息等,这些在国外的专业滑雪场上是看不到的。”

    蒋先生还告诉记者,“之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去加拿大或日本滑雪,是因为国外的滑道设置相对专业,医疗救护措施完善,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强,滑着过瘾也放心。”

    揭小兰还指出,《规范》的制定,一方面是参考国外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也是根据我国滑雪行业的具体情况而定。新标准实施后,对我国滑雪者安全意识的提升和雪场专业设施的完善会有长远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新标准也对滑雪者做出了相关规定,并对佩戴头盔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规定滑雪场应建立滑雪者佩戴头盔管理制度,滑雪者须佩戴头盔方能进入滑雪区域,如不佩戴,滑雪场应该禁止其进入。滑雪场应配备雪地救援担架、雪地摩托、急救箱等专用急救设备,有高级滑道的雪场宜配备船型救生舱。

    然而,在当前滑雪场整体运营成本偏高、利润率偏低的大背景下,新标准要求滑雪者必须佩戴头盔进场以及雪场要配备相关专用急救设备,这势必会增加滑雪场购置器材的费用。而且新标准对滑雪场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和标准也提高了,同时也会增加雪场的人员工资经费和人员培训费用的支出。

    对此,揭小兰告诉记者,“运营成本的提高刚开始会增加滑雪场的运营难度,但是后期情况会好转,只是回报的周期较长。国家实施的政策,一方面促进行业完善滑雪场的制度和设施,减少意外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增加了滑雪场的运营成本,但滑雪设施制度的完善,给滑雪者的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让滑雪者的体验更加舒适,从而会推动我国滑雪市场未来的发展,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应抓住机遇 尽快缩小与国外行业差距

    对比不难发现,目前我国滑雪场与国外滑雪场的管理和运营差距明显,譬如在服装器材、场地设施、人才培训、滑雪比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不可否认,越来越多滑雪爱好者的加入也正在酝酿巨大的市场空间。弥补不足,迎头赶上,这正是中国滑雪产业未来得以发展壮大的机遇。

    蒋先生8岁的小女儿也热爱滑雪,她告诉记者:“在国外滑雪教练教得很好,每次上课教练都会带我去滑中级道,滑的特别过瘾。”蒋先生也告诉记者,“国内的教练普遍不太专业,孩子也学得没有兴趣”。

    北京市体育局市场管理处处长范正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随着滑雪运动在我国的兴起,初学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滑雪指导的数量远远不够,就目前国内的现状而言,滑雪指导员的数量、专业水准和滑雪人口的增长幅度已经不成正比。”

    中国滑雪协会主席王揖涛曾坦言,国外对滑雪指导员的培训非常严格。“法国一个城市的滑雪指导员有15万人,这15万人每年会培养100万左右的初级滑雪者。这些滑雪指导员都出自专业的滑雪院校,类似国内的中专文凭,专业水准一点都不亚于职业运动员,因为他们都要在滑雪院校接受4年时间的滑雪技术和知识培训,课程也很规范,冬季学习室外的滑雪技术,到了夏季学习滑雪方面的理论知识,专业水准可想而知。”

    所以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滑雪运动要发展,建立专业的教练员培训体系及培训基地是势在必行的。对此,新标准也对滑雪场从业人员做了相关规定:滑雪场应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并应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还对滑雪教练和安全巡逻员做了数量上的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和滑雪巡逻员上岗时应佩戴明显标识。

    除了滑雪人才方面的不足以外,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滑雪器材明显比较落后。据了解,一些滑雪场使用的器材早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还有的滑雪场使用的器材为二手器材,这些器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对于滑雪者的体验有很大影响,第一次滑雪体验不好,很可能会使滑雪场失去一个回头客。

    “目前,我国的滑雪场经营成效还没有显现,项目吸引度不够,游客参与度不高,二次消费转化率偏低,这些都是滑雪场出现的问题,这与滑雪场的经营模式有很大关系。”揭小兰分析,她对滑雪场运营和管理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开发娱乐综合体,促进盈利方式多样化发展;二是丰富经营项目,实现雪季滑雪旅游向非雪季大众旅游转变;三是依托滑雪场现有自然资源,综合考虑区域地理环境,完善雪场整体规划设计;四是积极推进跨界合作,促进淡季共赢。”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国家滑雪产业的高速发展期都是在举办冬奥会前后,例如美国在1960年举办斯阔谷冬奥会;法国在1968年举办格勒诺尔冬奥会,以及日本的1972年札幌冬奥会,并由此迎来冰雪运动的发展高峰期。因此,有专家预计,2022年中国冬奥会前后,也将为中国滑雪产业迎来高速增长的发展期。去年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和冰雪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新时期。

    揭小兰建议“滑雪产业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按照新标准的实施完善我国滑雪行业的一些不足,一步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记者也了解到,国家冬运管理中心将在今年入冬前出台用于指导全国滑雪场安全运营的强制性行业标准,并作为国内滑雪行业的统一规范在全国强制执行。

    中国热爱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滑雪旅游需求的大幅增长将为滑雪产业市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新修订的《规范》地方标准及相关的行业规范将会引导中国的大众滑雪运动走向正规和有序。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