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南极科考年鉴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着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在南方存在一片大陆平衡着北方的土地,并称之为“未知的南方土地”。

1577—1578 年,英国航海家Drake,环球航行时意外发现大西洋跟太平洋相接的海道,即现在南美洲与南极半岛之间的Drake Passage。

1772—1775 年,英国的库克船长 (James Cook),于1773 年首次南下跨越南极圈。堪称是第一个真正的南极探险家。

1820年,俄罗斯探险家Bellingshausen,看见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一片冰棚,成为第一位看见南极大陆的人。

1820年,探险家Bransfield,带领英国探险队发现南极半岛。

1821年,俄罗斯探险家Bellingshausen,发现岛屿Peter I Øy,是纪录中首次发现南极圈以内的陆地。

1821年,美国探险家John Davis,被认为可能是第一个踏足南极大陆的人,着陆地点可能是今天的Hughes Bay。

1823年,英国探险家威德尔(James Weddell),发现被称为威德尔海(Weddell Sea) 的南端,南纬 74.25 度的地方,打破了库克船长的纪录。

1839—1843年,英国探险家罗斯 (James Clark Ross),三闯南极水域,发现了现今的罗斯海、罗斯冰架和罗斯岛上的火山 Mount Erebus。并打破威德而的记录,抵达南纬78.16°。

1902 年,Robert Falcon Scott 领导的英国科学考察队,首次发现帝王企鹅会在南极过冬孵蛋。同年11月首先尝试前往南极点,最终到达南纬82 度,打破了罗斯所保持的纪录。

1902—1904 年,苏格兰科学考察队确认南极是一片大陆。

1908—1909 年,探险家Ernest Shackleton,领导第一次科学越冬考察,其间队中三人首次登上Mount Erebus,创下了南纬88.38 度的纪录。

1909年,Shackleton的探险队成功抵达南磁极 (Magnetic South Pole) 。

1911年,挪威探险家Roald Amundsen,成功征服南极点,成为征服南极点的第一人。

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建设长城站并顺利完成陆上和海上科学考察任务。

1985年,中国第二次南极科考,建设长城站通讯房,进行多学科的考察和观察,获得新的标本数据。

1986年,中国第三次南极科考,扩建和完善了长城站,进行陆上、南大洋和环球海洋考察。

1987年,中国第四次南极科考,装修并维护长城站的房屋设施,冰川学、地貌学和生物学。

1988年,中国第五次南极科考,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和长城站区考察两阶段,中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9年,中国第六次南极科考,实施中山站第二期工程并进行中山站科学考察。

1990年,中国第七次南极科考,由建站为主转入以科学考察和资源调查为主,顺利完成气象、地震、地磁、高空物理和电波传播、植物生态学、长城湾微型生物、太阳活动峰年对大气状态影响等9项科考任务。

1991年,中国第八次南极科考,在长城站和中山站进行气象、地磁、高空物理、电离层等常规观测,开展了地质地貌、测绘、地理环境、固体潮及淡水生物生态的研究,在南大洋科学考察包括海流考察和船舶调研工作。

1992年,中国第九次南极科考,长城站科学考察包括了岩石圈、古生物、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观察海洋环境污染情况;中山站科考重点踏勘了拉斯曼丘陵的12个岛屿。

1993年,中国第十次南极科考,实现常规观测并开展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生态系统研究;南极大陆、陆架盆地岩石团结构、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以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的研究;南极环境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及劳动能力的影响和医学保障研究。

1994年,中国第十一次南极科考,考察南极气候与环境演变及现代环境背景、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南极地区日地系统整体行为、南大洋磷虾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预研究等项目。

1995年,中国第十二次南极科考进行地面气象、电离层、地震、臭氧、高空大气物理、地磁观测;南大洋科学考察完成了ADCP、CTD等新加装仪器设备的测试工作。

1996年,中国第十三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预定各项目,其中长城站度夏科考2项,越冬科考4项。中山站度夏科考3项,越冬科考10项。

1997年 中国第十四次南极科考,长城站完成国际GPS联测、NOAA气象卫星接收系统改进和更新。中山站完成测绘考察、冰盖内陆考察、拉斯曼丘陵地质构造事件关系考察。并且第一次有机会在最靠近南极大陆陆缘冰的地方进行大洋考察,第一次将设置在陆缘冰冰缘的12个站位全部完成。

1998年,中国第十五次南极科考,对苔藓、地衣土壤生态观测点及站区、无人区等分别进行了连续60天的气体采集工作。对各环境介质的污染重金属类、有机污染物、生物群落结构和常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调查。

1999年,中国第十六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了格罗夫山考察、大洋考察、收放沉积物捕集器以及站区度夏考察任务,获得了丰富的样品资料。

2000年,中国第十七次南极科考,考察人类活动对南极乔治王岛海鸟生态的影响,中日合作高空大气物理观测。

2001年,中国第十八次南极科考,完成主要任务包括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度夏考察、越冬考察,南大洋考察和南极内陆考察等6 个方面的专项科研课题并承担了繁重的站务任务。

2002年,中国第十九次南极科考,南极埃默里冰架考察取得了三大突破;对南极海冰的厚度变化测绘研究填补了国际空白;对格罗夫山地区遥感测图;完成了大洋走航观测;完成了中山站补给卸运任务,在卸运量和速度上有极大提高。

2003年,中国第二十次南极科考,中山站完成艾默里冰架考察、常规气象卫星遥感和臭氧观测、高空物理常规观测和验潮、GPS跟踪站观测以及地磁观测;长城站完成乔治王岛海鸟生态研究、特别保护区生态基线研究、国际GPS联测以及信息管理平台部分项目建设。

2004年,中国第二十一次南极科考,到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区“冰穹A的最高点,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向南极冰盖之巅发起的冲击。

2005年,中国第二十二次南极科考,在长城站及其周边地区、中山站及其周边地区、南大洋、格罗夫山地区执行各项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

2006年,中国第二十三次南极科考,完成长城站站区三维空间信息采集,带回我国第一张冰雪南极的数字地图。

2007年,中国第二十四次南极科考,完成南极内陆站建设选址、“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进行地球物理、冰川、地质、气象、医学和天文等多学科综合考察。

2008年,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科考,将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并开展冰川、天文、测绘等学科观测与考察任务。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