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在沙漠中如何求生

 

沙漠中,人生存的时间与气温、活动强度、携带水量、遮阴等4个因素密切相关。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如气温超过40℃时,在阴凉处休息不作强体力活动,一般只可生存2─3天。   

在沙漠地区遇险时,威胁最大的是急性脱水。急性脱水的原因有:   

摄入水量不足。   

人体的水分消耗太多。   

人体的水分消耗主要是因为出汗。在炎热的沙漠里,人体必须以水的蒸发来散发从外界获得和体内产生的热。有些水分可从呼吸道蒸发,但更大量的水分在体表面以汗液的形式蒸发。   

出汗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体接受外界热量多少和人的活动强度,夏季沙漠中人体试验结果给我们以下的启示:   

(1)裸体静坐在阳光下暴晒时的出汗量比裸体静坐在阴凉处要高1倍。   

(2)在太阳下裸体行走时的出汗量又比裸体静坐在阴凉处几乎高2倍。   

(3)穿着衣服者在太阳下静坐或行走比不穿衣服者出汗量要低,但在阴凉中休息时穿着衣服者比不穿衣服者出汗量反而高,而汗液蒸发量却低。   

(4)用风扇时,穿短裤者比穿轻便服者出汗量稍高,而穿着轻便服者在有无风扇时出汗量变化不大。   

另外,干热的风使人体的水分蒸发加快,因而可使脱水加重;精神受到刺激或焦虑不安也会使人在脱水中很快死亡。   

出汗是人体消耗水的主要原因。出汗取决于人体受外界的热和自身产热的多少。在同样的人体条件下,受热越少,出汗越少,消耗水也越少;在同一气温下,人体产热越少,出汗越少,失水也越少。   

因此,在沙漠里遇险,最重要的是避免失水。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遮阴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直接坐在沙子上,遮阴者每小时出汗量为320克,可以节约100~200克,在阳光下则出汗量大,失水就多。阴影处的气温可比阳光直射处低7~9℃。   

遮阴最好的方法是停在自然阴影处。如岩石的突出部,干河岸的遮阴处。   

沙漠中如能找到岩洞遮阴更为理想。洞穴中的气温一年中变化不大,夏季洞穴中比洞口低9℃,较深的洞里夏季气温一般在20℃左右。夏季洞内湿度可达56%。   

如果是飞机迫降或汽车抛锚,千万不要撇下飞机或汽车徒步离开,躲在飞机机翼下或汽车底下才是上策。这样一方面可遮阴,另一方面飞机、汽车目标大,易于空中救援飞机发现。  

可用飞机降落伞、汽车帆布等遮阴布搭一凉棚,可先挖一沙坑,设法将遮阴布支撑在沙坑上面,用双层布隔热效果更好。  

如果是徒步沙漠遇险,无法遮开太阳照射,那么人体所采用的姿势是很重要的。坐姿比卧姿每小时可节约汗液150克。因此应尽量减少受太阳照射的面积。   

穿着衣服   

穿着衣服、戴着帽子,既可隔断外界的热空气,也可防止热辐射。穿上衣服,大约可减少失水20%。如果穿上衣服静坐在阴凉处,出汗量可减少3/4。

衣服的颜色最好为白或浅色,白衣服可以反射50%太阳辐射。  

衣服的质地应宽畅轻便利于通风,比较理想的衣服材料是既能使汗液从皮肤上蒸发降温,又能提供最大的隔热效果,以防外界热传导和辐射。研究表明,穿卡叽服的人,从外界获得的热比裸体者减少55%。衣服的式样也是重要的,在沙漠里不应穿短袖衬衣和短裤,要尽量让衣服包裹全身。  

头部切忌暴晒,除了戴帽子外,可在帽子下面放一块头巾,或临时制作一块头巾,从颈背垂下来,   

头巾必须完全遮盖颈背和头部。   

减少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使代谢热增高,需要用更多的汗液来散发这部分热量,使水的需要量明显增加。饮水需要量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中取决于体力活动。一个人活动量最大时需水量约比活动量最小时多4升,为一般需要量的2倍;而夜间最凉爽时所需水量比白天炎热时少1/3。因此减少活动量是节水的一种方法。  

必要的工作应放在夜间或阴天时做,避免重体力劳动。行走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中午则在阴凉处休息。   

一般情况下沙漠遇险者应就地等待营救。只有下列情况才可步行:   

(1)确有把握走到附近的居民区或其他安全的地方。   

(2)肯定不会有人来营救,坐以待毙,不如死里求生。   

节约用水   

在沙漠里防止脱水的最重要措施是携带足够的饮用水,但遇险者事先并没有此准备。因此,对于随身携带的水,必须注意节约使用,避免浪费。  

有人提出,为了节约饮水,在遇险头一天里不应该喝水。这是不科学的,应当立即喝水,因为头一天精神压力较大、体力消耗最多,往往会加速脱水。其实,早喝还是晚喝,其饮水的需要量是一样的,因为体内缺少的水迟早要得到补偿。  

在夜晚或在阴凉的地方,成人需要的饮水量比炎热的白天要少约1/3。最好在清晨或黄昏时才喝水,在最热时应尽量少喝些,在炎热时喝水可能导致身体大量排汗和盐分流失。   

饮水也应“少吃多餐”,每2或3小时饮1次,每次80~100毫升,尽量加长每两次喝水的时间间隔、尽量减少每次喝水量,以减少尿液的排放量。

饮水时可先含在口内一段时间,然后再咽干,这样可以湿润干燥的口腔粘膜,缓和口渴的感觉。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