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西藏打造登山产业:立高山之巅 赏“屋脊”之美

     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山峰资源丰富是我区的天然优势,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5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7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山峰数千座,这些山峰如同一个个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登山爱好者来到西藏,领略大自然的壮美。

 珠穆朗玛峰。(中国户外网 资料图)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我区着力打造高原特色体育品牌,全心致力于特色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利用山峰资源开展登山活动、以业养业的路子。

卓奥友峰。(中国户外网 资料图)   

    依托资源 服务发展

    “山峰地区农牧民群众从登山业中累计创收5000多万元;自1998年自治区登山协会成立以来,共上缴税费约800余万元,‘靠山吃山’成为现实。”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孙永平自豪地说。

    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发展登山业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服务地方和群众,使登山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自治区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区登山协会)支持西藏体育事业发展资金4000多万元,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免费对山峰地区农牧民子女进行登山服务培训,拓宽了农牧民子女就业渠道,解决了就业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登山业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自治区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区登山协会)开展了山峰资源普查和山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收取垃圾处理押金、定期组织专项山区垃圾清理活动等办法,减少开展登山活动对山峰区域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自治区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区登山协会)还逐步完善了登山管理办法,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登山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切合我区实际的方法措施,着力推进登山事业规范化、法制化发展。据介绍,近年来,我区已完善了《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国内来藏登山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山峰资源和登山活动的依法管理,维护了登山行业发展的良好秩序,保障了登山运动的正常开展。

    巩固地位 加强交流

    1960年5月,贡布、王富洲和屈银华成功登顶珠峰,五星红旗首次在世界之巅飘扬,这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地球之巅,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至此,我区几代登山人不断创造历史,向世界展示了我区登山运动的实力,展示了中国的力量。

    资料显示,1993年至2007年,我区提供2000多万元资助“西藏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圆满完成集体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任务,创造了登山新纪录;2011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人类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和3届西藏登山大会、2次全国攀岩分站赛等登山攀岩活动;多次组织、参与和承担了国内外登山事故的紧急救援和处理工作……这一切都显示出“西藏登山运动国内领先,世界著名的地位”。

    为巩固和发展与国内外登山组织的业务关系,广泛吸引国内外登山者进藏登山,我区还大力培育和拓展登山市场,充分发挥对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登山组织、登山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接待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山者2万多人次。通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使登山成为了外国人了解西藏、认识西藏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渠道,对宣传西藏和西藏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新思路 推广登山运动

    如今,更多的人开始从物质水平的追求逐步向更高的精神追求迈进,人们把登山视为休闲和对个人的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孙永平说:“这就需要我们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推广登山运动,切实提高登山服务水平,使登山真正成为休闲娱乐、强健身体、积极向上的群众体育健身方式。”

    近年来,我区努力探索登山业发展新思路,拓宽发展空间,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促进登山运动与企业的有机结合。与奥索卡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尼泊尔亚洲徒步旅行社、尼泊尔唐斯库旅游公司、意大利福克斯高山旅游公司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西藏登山事业发展争取到了广泛支持。

    同时,为宣传科学、安全登山理念,更好地推广和普及登山运动,提高业余爱好者技术水平,壮大业余登山群体,我区还积极举办了十一届西藏登山大会和一届大学生登山夏令营活动,吸引了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省市的登山爱好者踊跃进藏。

    为增强登山综合服务能力,我区始终注重登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自主投资培养登山人才的同时,借助社会力量,与企业联手培养登山服务人员。目前,我区登山专业人才门类齐全,初具规模,已累计培养出50多名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和200多名高水平高山向导、高山协作、高山救援人员。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




大本营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