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Karrimor Endurance评测

背部的背负长度通过两根织带调节,这种相对简便的调节方式使得背负长度可以“在运动中调节”,不过个人觉得这种调节的意义不是很大,毕竟每个人的背长一般不会变化,不过这可以在运动中偶尔调整一下背负感觉,让部分肌肉得以休息和调整。

肩带的设计比较特殊,分为宽窄两段,并且可以分别调节,照厂商说法也是为了在运动中能自行调节肩部肌肉的受力,以实现阶段性的休息。

说完肩背,来看看整个背包的压力所在——腰带,腰带是整个背包的承重点所在,自然至关紧要。

腰带是预定型的锥形腰带,可以更好的将压力分布在胯骨上,硬质的腰带衬进一步起到了稳定和保护的作用。腰带可以拆卸,但是似乎稍微有点费力。腰带的松紧调节用了时下流行的向前收紧的方式,可以很省力的收紧腰带。

仅仅靠看是不能对一个背包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评价的。周五下午打好包,匆匆的踏上了小五台之路。

这次小五台两日行,携带的物资和水都比较多,在打包时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是包的容量似乎并没有标称的60-90那么大。这次携带的东西包括:
Shehe 600g绒睡袋,Therm-A-Rest P4防潮垫,SD Lightning双人帐,冲锋衣裤,Evernew 套锅,油炉,水6L,食物,头灯,GPS,手台等。
这些东西,在无外挂的前提下,已经基本达到了Endurance的极限容量,主要的原因就是顶袋提升容量有限而裙袋因为其形状不规则,很难完全装满。

当经过了第一天长达11个小时的行走后,我对Endurance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1.多个分隔的存储空间的确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方便性,不至于拿取一样东西就要重新装一次包。腰带上的口袋放一些高能量零食之类的也很方便。

2.背包强度值得信任,再没有使用背包罩的情况下,无论在荆棘林里穿行,在岩石上摩擦,还是来回运输的野蛮装卸,都没有在背包上留下任何明显的痕迹。这一点是现在流行的UL包所无法比拟的。

3.背负的透气性比较好,背部通风设计使得背部出汗不会完全将背负浸湿,相对舒适不少。

4背负的调节调节范围有限,和大多数可调背负的包一样,适合于身材在中等范围内的人使用,身材过于瘦小或者过于高大就不甚适合了。以我1.86米的身高,相对偏胖的身材来说,背负即使调到最大,也显得偏小了。

5.重心有些偏后,一方面,裙式增升的设计使得重心向后偏移,另一方面,由于背负尺寸不能调节到完全合适,重心调节带事实上没有效果。这些问题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放松所有调节带,背包上肩并收紧腰带后,明显感觉到压力点在后腰的中间,此时如果收紧肩带,那么肩膀处压的厉害;如果稍稍放松肩带,那么压力下到了腰部,但是肩部明显感到向后的拉力很明显,时间长了勒的也很不舒服,而且背负的稳定性也大大下降。这使得我一路上在不停的来回调整背负。同行的有另一位使用旧款Karrimor背包的mm,背包是SA背负,也和我反映了同样的问题,看来SA背负的重心问题的确需要重视。

6.腰带虽然很厚实,但是尺寸偏小,这也使得压力很难均与分布到整个胯部。而更多的集中在后腰上,相信对于腰围较小的使用者会比较合适。

7.织带扣件太多,虽然在扣件的选择上做了一些区分,但是匆忙间仍然会扣错,我们看到Karrimor已经对一些织带使用了颜色区别,分成灰白和深灰两种颜色。但是它仅仅在扣件一端的织带的颜色有区别,扣件另一端的颜色并没有变化。其实使用颜色区别是个很好的思路,但应该做的更完善些,多使用几种颜色,同时扣件两端都应该使用同样的颜色以确保不会扣错。

经过以上的测试,我们认为Endurance的确是一款下了心思设计和改善的背包,在外形、结构、背负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是一款适合于恶劣环境的重型徒步包,尤其对于身材中等的使用者来说会比较合适。但是,我们也认为这款包仍然有一些值得改善之处。

1.背负虽然可以调节,但仍然应当分尺码,这一点很多大牌厂商都采用了这种思路。至少应当分S/L码,以保证身材比较极端的人仍然可以有舒适的背负。

2.背负的铝条和硬塑板至少应当取消其一以降低重量。

3.顶袋提升的容量应当提高一些。

4.应当使用更完善的颜色区分系统,起码在扣件的对端应当使用同样颜色的扣件。

相信经过一些改进之后,Endurance会成为一款真正的长程穿越的耐力赛选手。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