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ulletin analytics

西溪湿地天堂净土

西溪:天堂净土

  杭州自古繁华,然而在这繁华的天堂都市的城西,却有一块地貌风光非常原始的净土,它就是西溪。史书云:钱塘之胜,名于三西”(西湖、西溪、西泠),而西溪之胜又独在于水。西溪对于杭州人来说,从来就是个可以亲近的江南水乡。

  西溪风景区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已有1000多年历史。西溪俗名沿山河,它以秦亭山为源头,西堪桥为埠头,旧属杭州府城之川流,故有杭川之称,相传旧时从秦亭山舟行至留下十八里,沿水有十八座桥、十八个湾,沿山有南宋十八里辇道,景区内有一百零八个景点。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著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而又有殊于西湖,说它是仙境天开之域。

  我们在蒋村水产市场边的码头上坐船进入西溪景区,船从野荷和浮萍中划出一条水路,船过后,河面又被浮萍淹没。极目四望,只见两岸芦苇丛生,水草茂密,弯弯的河道就这样曲曲折折地通向幽静的远方。远处洲渚上,有白鹭或灰鹭栖息,三五成群优雅散步,遇游船和船上的游客惊扰,便腾空而起,从芦苇丛上掠过,复停栖在不远处的草丛之中。

  西溪风景以蒹葭里为最,此处又名南漳湖,西溪探梅秋雪听芦荻芦散花蒹葭泛月秋雪八景淇上初夏云栖曲水,光是听这样的名字你就可以感觉到一种诗意,就可以知道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而且还有极为深厚的人文积淀。据说从宋代起就有文人在此游历或隐居,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诗词。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和乾隆都曾到过西溪,并留下了大量笔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此,写诗曰: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传说乾隆帝还让人在西溪栽种了3000余株柿子树。我们泛舟西溪水道,果然看到许多老态龙钟的柿树,倒垂在岸边的水面上,一律都是虬髯苍劲。老沈说这些柿子树年年都开花结果,以前杭州人吃的柿子主要就是来自西溪,南宋的时候,西溪因为溪、芦、柳而成为皇家的后花园,又因为鱼、柿、笋、菱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贡品基地。明代僧大善曾有诗赞曰: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

  西溪最有名的当然是芦苇,正是因为有了近200(最多时有300亩之多)的芦苇才有了西溪秋雪,才有了秋雪庵。古书说,西溪水道自松木场起,至留下止,溪光杳霭,引人入胜,至南樟湖,蒹葭满目,曳素百顷,皑若白雪,所谓秋雪。所以游西溪,以秋季为最佳。

  西溪多庵,据说最盛时有68个,西溪的庵文化独具一格。据说那时候交通不发达,许多文人墨客来西溪游览,一般都不会当天返回,所以庵堂其实扮演着客栈的角色,一些庵堂则是高人逸士为寻求心灵解脱、回归自然的隐居之所。西溪景区内目前还存有千斤漾、龙舟渡、秋水庵、神道寺、梅竹山庄等历史遗迹。整个风景区给人的感觉就三个字:清、净、静,原始自然。

留下西溪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1000多年前,宋高宗赵构看到了小桥流水、芦花似雪的西溪美景,故曰:西溪且留下。1000多年过去了,西溪小了许多,也变了许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加剧,西溪的湿地功能在逐步丧失退化,大片的芦苇、水网遭受破坏,许多鸟儿也不得不离开了这片原本美丽的幸福天堂。

西溪且留下。杭州人要在充分保持自然原始风貌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开发西溪风景区,让其成为与西湖相媲美的胜地。对西溪最好的开发,就是尽快恢复其原有的自然生态并严加保护。西溪以水见长,让西溪的河水回复清澈是所有人的梦想。  

  我们在西溪的那几天几乎没闻到什么异味,有的只是泥土的清香和河水的淡淡的腥气,河水也比以前清澈了许多。据说杭州市还有个将被细化并实施的方案:把钱塘江的水引入西溪。到那时候,西溪湿地那白色的芦花将可以大片大片地开遍荡漾的碧水之中了。

留在西溪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西溪的百年柿树,万年池塘留下了无数人的梦想,让多少喧嚣尘上的心灵在这水乡风貌和田园风光中得到放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西溪是一个可以寻梦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身心都得到解放的都市净土。在西溪垂钓,和村妇们一起采菱,跟渔民去打鱼,或者跳到清澈的河水里游泳、摸螺蛳,都是很有情趣的。即使什么也不做,就只是坐在船舷,看秋雪芦花,让垂柳拂面,你也会觉得这一刻心境和那湖水一样平静,而回来以后,你会发觉这心也不知怎么就留在了西溪的那一泓清水里了。

来源:浙江在线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相关评论:

我要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观点。